纯化水设备产水合格需要检测哪几项?
发布时间:2020-04-16
纯化水设备大多用在精密电子行业等对用水要求较高的行业,所以出水水质不达标会直接影响行业的生产进度。所以在纯化水设备产水后可以对水质进行检测,看看水质时候合格。具体需要检测哪些项目呢?接下来,河南天宇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带大家了解详细了解下。
1、首先需要检测的是纯化水设备产水水质的酸碱度。
检测方法:用甲基红指示液检测酸度,取10ml置试管中,用滴管滴甲基红指示液2滴,观察现象。不得显红色,即可判定合格。用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检测碱度,取10ml置试管中,用滴管滴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,观察现象。不得显蓝色,即可判定合格。
2、氯化物、硫酸盐与钙盐检测
检测方法:用50ml量筒量取水样,分置三支试管中,每管各50ml,第一管中用滴管滴硝酸5滴,用1ml移液管移取硝酸银试液1ml,第二管中用2ml移液管移取氯化钡试液2ml,第三管中用2ml移液管移取草酸铵试液2ml,观察现象。均不得发生浑浊,即判定氯化物,硫酸盐与钙盐合格。
3、硝酸盐检测
检测方法:取水样5ml置试管中,再用0.5ml刻度吸管精密移取标准硝酸盐溶液0.3ml,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,将两试管同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冷却,各用0.5ml刻度吸管移取10%0.4ml氯化钾溶液置试管中,再各用刻度吸管移取0.1%二苯胺硫酸溶液0.1ml置试管中,摇匀,再往两试管中各滴加硫酸5ml,摇匀,将试管于50℃水浴中放置15分钟,试液变蓝。对照溶液的颜色比标准溶液的颜色浅,即为合格。
4、亚硝酸盐检测
检测方法:取水样10ml置纳氏管中,再用1ml刻度吸管移取0.2ml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.8ml,置另一纳氏管中,分别用1ml移液管分别移取1ml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置两试管中,再用1ml移液管分别移取1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,试液变粉红色。颜色浅于标准品溶液的粉红色,即为合格。
5、氨的检测
检测方法:取水样50ml置比色管中,再用2ml刻度吸管移取1.5ml氯化铵标准溶液置另一比色管中,加48ml无氨纯水,再用2ml刻度吸管分别移取2ml碱性碘化汞钾试液,置比色管中作对照。颜色浅于标准品颜色,即为合格。
6、二氧化碳的检测
检测方法:用具塞量筒量取水样25ml,再往其中加入25ml氢氧化钙试液,密塞振摇,放置。1小时内不发生浑浊,即为合格。
7、易氧化物的检测
检测方法:取水样100ml置250ml烧杯中,用10ml量筒量取10ml稀硫酸加入其中,煮沸后再用0.1ml的直管吸量管移取0.1ml的高锰酸钾溶液(0.02mol/L)置烧杯中,再煮沸10分钟。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,即可判定合格。
8、不挥发物的检测
检测方法:取本品100ml,置105℃恒重的蒸发皿中,在水浴上蒸干,并在干燥箱内105℃干燥至恒重,再放至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称重。遗留残渣不得过1mg,即为合格。
9、重金属检测
检测方法:取本品50ml,加水18.5ml,蒸发至20ml,放冷,加醋酸盐缓冲液(pH3.5)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,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,摇匀,放置2分钟,与标准铅溶液1.5ml加水18.5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,不得更深(0.000 03%)。溶液的颜色浅于标准溶液的颜色,即为合格。
10、微生物限度检测
检测方法先将微生物室的超净工作台开紫外灯灭菌30min,并用75%酒精消毒台面和手,用灭菌后的移液枪取1ml纯化水至100ml烧杯中,加适量稀释剂(10~20ml),混匀,过滤,过滤前先用稀释剂润湿滤膜。用pH7.0无菌氯化钠-蛋白胨缓冲液冲洗膜,每张滤膜的冲洗量为100ml。冲洗后用镊子取出滤膜,菌面朝上贴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,用记号笔在培养皿上作好标号标记。每个取样点每种培养基制备三张滤膜进行培养,制备每张滤膜的之前100ml烧杯、过滤器都应用稀释剂清洗2~3次。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,按上述的方法操作,作为阴性对照。重复试验3次。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。
培养和计数:细菌培养在恒温培养箱35℃培养48h,一般以48h的菌落数报告;霉菌、酵母菌在生化培养箱28℃培养72h,一般以72h的菌落数报告。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,对2个或2个以上重叠的菌落,在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。注意菌落和培养基沉淀物、气泡的区别。点计菌落数后,计算纯化水的平均菌落数,以1ml纯化水的菌落数报告菌数;若滤膜上没有菌落生长,以<1报告菌数。
结果判定:细菌菌落数、霉菌(酵母菌)菌落数第一次测定超过纯化水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时,应重新抽样,复试2次,以3次结果平均值报告,3次结果平均值总数不能超过100个。如经复试2次,若3次结果平均值仍超过规定,应判纯化水不合格,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过程中应排除一切可能的污染,包括使用的物品、试剂、培养基的灭菌和转移过程、操作过程,物品避免交叉使用。